-
技术专区
-
差分信号负端接地:滤波截止频率怎么确定?附步骤 + 案例
发布:西安普科科技浏览次数:在电子电路设计中,差分信号负端接地是常见的兼容改造或简化设计方案,但此时信号会从差分模式退化为单端 - 地参考模式,原有的共模抑制能力丧失,易受地环路噪声、电源纹波等干扰。滤波设计是解决干扰的核心,而截止频率的确定直接决定滤波效果 —— 既不能让有用信号失真,又要有效抑制干扰。本文就教你一套简单易懂的确定方法,兼顾理论与工程实践。
一、先明确 2 个核心前提(避免盲目计算)
确定截止频率前,必须先搞清楚 “有用信号” 和 “要抑制的干扰”,这是基础:
有用信号参数:重点明确「信号最高频率 f_signal」(如传感器信号 0~1kHz、高速数据信号 50MHz),这是保证信号完整性的关键 —— 截止频率不能低于信号高频成分,否则会导致波形拖尾、上升沿变缓。
干扰信号参数:找出主要干扰的「最低频率 f_noise」(如工频干扰 50Hz、开关电源纹波 10kHz、EMI 高频干扰 1MHz),截止频率需能让这类干扰被显著衰减。
二、截止频率的核心确定原则
一句话总结:截止频率 fC 需≥信号最高频率的 1.5~2 倍,同时≤干扰最低频率的 0.8~0.9 倍。
为什么要≥1.5~2×f_signal?:滤波器在截止频率处会衰减 3dB,留足余量能避免有用信号的高频成分被过度滤除,保证信号幅度和相位不失真。
为什么要≤0.8~0.9×f_noise?:干扰信号需在截止频率以上,才能被滤波器有效衰减(通常高频干扰衰减会随频率升高而增强)。

三、4 步快速确定截止频率(工程实用版)
步骤 1:明确关键频率值
例 1(低频场景):传感器差分信号(0~1kHz,f_signal=1kHz),现场存在 10kHz 开关电源纹波(f_noise=10kHz);
例 2(高频场景):高速差分信号(0~50MHz,f_signal=50MHz),存在 100MHz 电磁干扰(f_noise=100MHz)。
步骤 2:计算 2 个基准值
信号侧基准 fC1:fC1 = 1.5~2 × f_signal(优先取中间值,兼顾信号完整性和干扰抑制);
干扰侧基准 fC2:fC2 = 0.8~0.9 × f_noise(确保干扰能被有效衰减)。
步骤 3:确定最终截止频率 fC
取 fC1 和 fC2 的 “交集范围”,若范围过窄则优先满足 fC≥fC1(信号完整性比单纯抑制干扰更重要):
例 1:fC1=1.5×1kHz=1.5kHz ~ 2×1kHz=2kHz;fC2=0.8×10kHz=8kHz ~ 0.9×10kHz=9kHz;最终 fC 选 2~5kHz(如 3kHz);
例 2:fC1=1.5×50MHz=75MHz ~ 2×50MHz=100MHz;fC2=0.8×100MHz=80MHz ~ 0.9×100MHz=90MHz;最终 fC 选 80~90MHz(如 85MHz)。
步骤 4:实测验证与调整
计算出的 fC 是理论值,实际需用示波器验证:
若滤波后仍有明显干扰:适当降低 fC(如从 3kHz 调到 2kHz);
若信号出现失真(如波形变钝):适当提高 fC(如从 3kHz 调到 4kHz);
高频场景(>1MHz):需考虑滤波器寄生参数(如 RC 滤波的电阻寄生电感),可通过仿真工具辅助调整。
四、不同滤波拓扑的截止频率计算补充
1. RC 低通滤波(低频信号首选)
公式:fC = 1/(2πRC)(τ=RC 为时间常数);
选型建议:R 取 1kΩ~100kΩ,C 取 1nF~1μF(低频),电容选 NP0/C0G 材质(温漂小)。
2. LC 低通滤波(高频信号首选)
公式:fC = 1/(2π√(LC));
选型建议:L 取 1μH~10μH(高频),电容选 X7R 材质(高频特性好),避免寄生参数影响带宽。
五、避坑提醒(新手必看)
不要只看干扰忽略信号:若为了抑制干扰把 fC 设得过低,会导致信号失真,反而影响系统性能;
接地要配合滤波:差分负端需单点接地,滤波器件接地端就近连接信号地,避免地环路引入新干扰;
高频场景需匹配带宽:示波器和探头带宽需≥3 倍 fC,否则无法准确观测滤波效果。
以上内容由普科科技/PRBTEK整理分享, 西安普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示波器测试附件配件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涵盖产品包含电流探头、差分探头、高压探头、无源探头、罗氏线圈、电流互感器、射频测试线缆及测试附件线等。旨在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探头附件,打造探头附件国产化知名品牌。更多信息,欢迎登陆官方网站进行咨询:https://www.prbtek.cn/
2025-11-26相关仪器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