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开关电源
-
基于PKC7030H高频电流探头的电源完整性分析
发布:西安普科科技浏览次数:在高速数字系统设计中,电源的完整性是系统稳定性、信号质量及EMC性能的直接影响因素。传统的电压测量无法进行纳秒级瞬态电流的精准测量。以PKC7030H高频电流探头为例,以120MHz带宽和30A DC+峰值电流测量能力,成为进行此类动态电流分析的核心工具。本文将介绍如何采用电流探头进行高速数字系统的PI分析。
一、测试需求与探头选型依据
高速数字芯片(如FPGA、CPU)的功耗动态范围极大,瞬态电流变化可达数十安培/纳秒。
关键测量场景包括:
芯片瞬态电流需求:核心供电网络的动态负载跳变
去耦电容有效性评估:高频电流的供给路径分析
电源噪声溯源:电流纹波与电压噪声的关联分析
这些测量情景都要求探头具备高带宽、高灵敏度及良好的直流耦合能力。而PKC7030H正是PI分析的理想选择。
二、测试系统构成与连接
核心设备
高频电流探头:主测量单元(如TCP7030H)
示波器:带宽≥200MHz,支持50Ω输入及探头供电
电压探头(同步测量):关联电流与电压波形
被测数字系统:运行典型工作负载
精确测量步骤
探头校准:使用内置校准源进行直流偏置归零
钳位方向确认:保持探头箭头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
位置选择:优先钳位于去耦电容焊盘与芯片引脚间
同步触发:设置电流与电压通道同步采集
负载激励:运行芯片动态负载(如DDR突发读写)
三、关键测试项目与流程
1. 动态电流特性分析
目的:量化芯片最大电流需求、瞬态变化率及持续时间,为电源网络阻抗设计提供依据。
方法:将电流探头钳位在核心供电路径。并设置示波器采用直流耦合,触发模式为边沿触发。分析重点关注:
峰值电流:判断电源芯片输出能力是否满足要求
电流变化率:评估寄生电感的影响程度(ΔV = L×di/dt)
瞬态持续时间:确定去耦电容组的能量供给需求
2. 去耦电容性能验证
目的:验证不同频段去耦电容的实际效果,优化电容组合与布局。
方法:分别测量流经不同位置电容(如0.1μF/10μF/100μF)的高频电流成分。采用频域分析(FFT)处理数据:
电容有效频段:观察各电容在10kHz-100MHz频段的电流供给比例
谐振点检测:发现电容与布线电感形成的谐振峰
布局有效性:对比远离芯片和靠近芯片的电容电流频谱差异
3. 电源噪声溯源分析
目的:建立电流扰动与电压噪声的因果关系,精准定位噪声来源。
方法:同步采集电流探头(供电路径电流)与电压探头(芯片引脚电压)数据。进行交叉分析:
时序关联:确认电流跳变与电压跌落的精确时间差
阻抗计算:利用ΔV/ΔI计算电源网络实际阻抗
频域关联:对比电流频谱与电压噪声频谱的重合度
四、数据分析与优化措施
通过电流探头捕获的波形数据可指导设计优化:
高频阻抗过高:表现为电流小幅变化引起较大电压噪声,需增加高频去耦电容
谐振峰明显:电流频谱在特定频点出现尖峰,需调整电容值或添加阻尼电阻
瞬态响应不足:电流上升时电压持续跌落,需优化电源芯片环路或增加 bulk 电容
通道间耦合:某电源轨电流变化引起其他电源轨噪声,需改善隔离或返回路径
五、测量注意事项
探头选择原则:带宽至少为开关频率的3倍,灵敏度与动态范围匹配电流幅值
位置影响:避免将探头置于大面积电源平面正上方,优先选择狭窄走线或磁珠后侧
直流偏置校正:大直流电流下需定期执行直流归零,防止磁芯饱和
多探头同步:电流与电压探头需严格时间对齐,建议使用同一示波器时基
负载真实性:采用真实工作负载而非简单软件循环,确保数据代表性
六、总结
高频电流探头为电源完整性分析提供了准确的电流视角,并结合电压测量与频域分析,电流探头技术已成为高速数字系统PI分析与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。
以上内容由普科科技/PRBTEK整理分享, 西安普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示波器测试附件配件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涵盖产品包含电流探头、差分探头、高压探头、无源探头、罗氏线圈、电流互感器、射频测试线缆及测试附件线等。旨在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探头附件,打造探头附件国产化知名品牌。更多信息,欢迎登陆官方网站进行咨询:https://www.prbtek.cn/
2025-09-15相关仪器
- 应用案例